4月28日,由南宁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院夏辉辉研究员带队,柳州九中、港北高中、贺州八步区龙山小学、广西大学附属中学百色分校齐聚大湾区,参加2025“人工智能+教育”行动暨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训活动,共探“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创新的无限可能。

本次活动主题为“人工智能推动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旨在像教育高质量发展地区学习并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创新应用。通过主旨报告、案例展示、跨界研讨等形式,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09:00-10:20 主旨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熊璋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为题,探讨围绕人工智能与教育变革,阐述了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对教育的影响,强调中国应把握机遇,利用人工智能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实现人与人工智能双向赋能。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乔雪峰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何以驱动教育教学创新》为题,围绕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驱动教育教学创新,探讨二者关系、应用层面、创新层次等内容。

10:20-11:50 技术报告
教育技术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师发展中心技术促进与实训部主任 杜炫杰以《AI赋能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的探索》、金山办公教育行业售前解决方案专家 何思雨以《立德树人,智领未来——金山智慧教育建设实践分享》、北京一起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 叶琴以《AI驱动多模态全场景循证式教学体系,助力学校数字化转型》分别对人工智能赋能教、学、管、研、评应用场景研讨。


13:30-17:00 分论坛研讨
多元课程展示40节精品课堂:涵盖国家课程标准课与校本特色课,展现AI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
柳州第九中学副校长谢启海在《课堂智慧评价成就教师成长》讲座中,分享了借助CSMS系统功能:基于学习发展模型,通过9个维度、45个指标分析课堂,生成数据报告。开展教师数字胜任力培训,历经多阶段,提升了教师能力,期望推广研究成果,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

这场跨界研训,不仅是技术展示的盛宴,更是一场教育观的深度碰撞。当AI从工具升级为教育生态的“共生伙伴”,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守护教育温度,不让技术沦为冰冷的数字监控?如何培养“AI不可替代”的核心素养?
答案或许就在大湾区教育人坚定的目光中——以敬畏之心拥抱技术,以育人初心锚定方向。